学院新闻

福州大学第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初赛顺利举行

2024-05-28阅读

为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选拔优质团队参加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近期,福州大学第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初赛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福州大学研究生院、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主办,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承办。



福州大学第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初赛分为技术组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商业组初赛评选的评委老师有: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骆念蓓教授、数字福建工业大数据研究所理事长郭昌华先生、福州大学低碳综合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玉雄先生。商业组共有8支队伍报名,比赛采取线上进行。评委老师依据各队所提交材料,从作品属性、市场属性、介入性等维度对作品进行评审,最后确定进入决赛的队伍。

技术组共有22支队伍报名。5月27日晚,技术组在新楚楼北230报告厅采用线上会议评审方式进行评选。技术组初赛评委老师有: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陈庆彬教授、教授级高级实验师陈建国老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黄异副教授,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陈峰副教授、廖一鹏副教授。比赛由研究生庄梓雄同学主持,电气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许海燕老师也出席本次比赛。



技术组参赛队伍自主选择开放式命题或企业命题。每支参赛队伍在6分钟的时间内,通过汇报和演示视频的形式向评委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评委嘉宾们进行线上交流与互动,针对提出问题做出详细解答。评委嘉宾根据参赛队伍的技术论文、视频评审及答辩情况给各支参赛队伍进行打分,参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名,决出进入决赛的队伍。



在所有参赛选手讲解结束后,黄异副教授为这次比赛进行了总结和点评。黄异副教授首先表示,今年参赛队伍数量相较之前明显增加,比赛的质量较去年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并对参赛队伍提出了三点宝贵建议:第一,目前阶段很多队伍的参赛项目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缺乏整体性。各个队伍应该把参赛项目朝着更整体化,更接近商品化的方向去改进;第二,许多队伍在介绍参赛项目时缺乏对比,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撑和与其他技术的比较说明,这是评委评审时所关注的重点;第三,技术报告是评审打分的重要依据,此次比赛发现许多项目报告在格式上存在大量问题,包括参考文献、图片和文字说明等。一个出色的项目需要经过多次精心打磨和细节呈现,如果大家能够进入下一轮比赛,一定要继续认真打磨自己的参赛作品。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技术组18支队伍、商业组6支队伍进入决赛,最后的决赛大家又能交出怎样优秀的答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经评委老师们评审,确定进入决赛的队伍如下:

技术组

参赛队员:沈志伟、郑英耀、周翼成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面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金属异物检测技术

参赛队员:屈廉洁、鲁玉、彭博锴

学院:先进制造学院

参赛作品:多功用智能农业机器人

参赛队员:廖景雯、赖泽楷、涂嘉毅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多点LDV的GIS内部异常振源反演研究

参赛队员:徐晖扬、刘汇源、李伯安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光纤激光甲烷监测技术的管网闸井燃气泄漏检测装置

参赛队员:冯裕楷、林伟、杜备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5G、FEC与Transformer的多分辨率特征引导的织物瑕疵检测

参赛队员:陈志伟、陈奕淳、王贵福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

参赛队员:赵俊义、徐欣灵、陈晓坤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红外立体视觉与物理信息嵌入的GIS异常热源检测

参赛队员:罗承明、杜天放、谭伊林

学院:先进制造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双目检测与雷达感知的远程驾驶系统

参赛队员:潘文璇、潘文斌、欧阳宏京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面向中高容量功率变换器辅助电源的模块化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参赛队员:叶王为、詹妙琴、陈泓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正脊行动-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系统

参赛队员:周明珠、张月玲、许威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光伏储能集成系统的高效高增益三端口DC-DC变换器

参赛队员:黄海涛、陈栋

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3PRS并联机器人概念设计与电控系统实现

参赛队员:谢鸿彪、黄忠锦、饶培耀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面向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宽电压范围DAB变换器设计

参赛队员:谢荣焕、刘荣彬、喻兴鹏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具有强抗偏移性和高兼容性的车对车高效无线充电系统

参赛队员:刘梅、宋浩明、苗华康

学院:先进制造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实现遥感图像中小型车辆的目标检测系统

参赛队员:林佳壕、林鸿鑫、陈方旭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配电网单相接地智能选段模块

参赛队员:刘树盈、谢家琪、林斌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神经网络的食用油类别检测仪

参赛队员:王琪、林万里、孙康阳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超洁净、免维护、生物相容性好的磁悬浮驱动体外循环血液泵

商业组

参赛队员:张啸云、郑纪亮、庄杰雄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水域污染物检测系统设计

参赛队员:林虎、李铭君、林海翔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5G边缘生态的织物疵点检测系统

参赛队员:俞文炜、杨巧芸、黄文琪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作品:基于光纤激光甲烷检测技术的燃气泄漏检测装置

参赛队员:黄家锋、董家麟、宋朝华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作品:乐安居—您的家庭消防卫士

参赛队员:曾华德、林桢玥、郑宇辉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ECA质控漩涡--高效精准的工业检测革新者

参赛队员:洪辉阳、孟晨、陈佳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参赛作品:云碳索--从低碳到零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