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电气情,苍霞支教行|“社区四点半”义务课堂科普活动

2025-04-15阅读

在深入践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背景下,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苍霞社区紧密协作,共同开展了“社区四点半”义务课堂科普活动。近日,苍霞新城社区嘉华苑8号楼儿童梦想乐园内氛围热烈,一场主题为“从电路到飞行器”的科普课程正式开启,引领小朋友们步入充满惊喜与趣味的电磁领域。

(1)多元互动,开启科学探索征程

活动伊始,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志愿者教师团队以亲和且富有活力的形象出现在小朋友们面前。他们通过亲切的昵称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打破与孩子们之间的隔阂。随后,一句“科学是什么?”成功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现场气氛瞬间高涨。紧接着教师团队着重强调“动手动脑、互助协作、安全至上”的课堂准则,为后续的科学探索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在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团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思考。在讲解电池知识时教师详细阐述了干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的特性在解释电流发光原理时,通过清晰的图示和演示让孩子们理解。在电机与小扇叶展示以及小彩灯电路组装过程中,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参与,不仅深度理解了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电流原理,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解决方案。    

(2) 团队协作,攻克组装实践挑战

在团队合作环节,教师阐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小朋友们迅速依据座位分成6个小组,组成紧密协作的“科学探索小组”。电动风扇和滑翔飞机的组装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组装电动风扇时,孩子们严格依照操作步骤执行,彼此提醒安全注意事项,成功完成组装后教室里充满喜悦的氛围。滑翔飞机的拼装更具挑战性,在使用螺丝刀操作时,小朋友们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每一个动作都谨慎细致。在了解螺旋桨产生风力推动飞机飞行的原理后,孩子们对科学的神奇力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眼中满是对科学世界的向往与憧憬。



(3)总结展望,延续科学探索之路

课程临近尾声,教师团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强化学习成果,并邀请小朋友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实验过程中的经历与收获。最后,鼓励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家中电器的电路结构,思考如何提高风扇转速,为下一次课程留下引人深思的悬念。



此次科普课堂,使苍霞社区的小朋友们系统学习了电池、电路、飞行器等科学知识,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志愿者教师团队以耐心与热忱,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未来,此类科普活动将持续开展,引领小朋友们探索更多科学奥秘,助力他们在科学道路上茁壮成长。